18983299299

必威非凡十年·能源发展成就报告——能源科技篇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必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必威,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科技进步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基本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水电领域具备全球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10兆瓦海上风机开始批量生产;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全球首个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经并网发电,国核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大型水电机组制造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先后完成了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大中型河流的水电规划,建成投产了白鹤滩、乌东德等一批大型特大型常规水电工程。同时,我国大型混流式、贯流式、轴流式以及可逆式水电机组均已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到达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混流式水电机组全部国产化。同年全面投产发电的乌东德水电站,是世界第七、我国第四大水电站,是十年来我国开工建设并投产的首个千万千瓦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高坝筑坝技术领跑全球。我国水电站建设在坝高、坝型和筑坝技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水库大坝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位列世界前茅,世界最高的拱坝、面板堆石坝、碾压混凝土坝等均在我国,建成投产的200米、300米级高坝工程均名列同类大坝世界前列;高水头泄洪消能防护、高坝抗震设防、超高边坡变形稳定控制、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明了堆石混凝土、胶凝砂砾石筑坝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水电工程智能化全面推进。我国水电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等重点领域实现了技术攻关和示范。2014年开工建设的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大坝是国内第一座采用“施工全过程智能化技术”修建的300米级超高土石坝;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构建了以资源要素动态管理、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工艺过程智能控制、结构安全与进度耦合分析及联动调控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

  单机容量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场主流机型单机容量已提高到2~2.9兆瓦(最大为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达到2.6兆瓦,比2010年增长76%。2021年,我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EW-5.5S-172型永磁直驱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陆上风电正式步入“6兆瓦时代”;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保持国际同步,主流机型单机容量已达到5兆瓦以上,1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已开始批量生产,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达到4.9兆瓦,比2010年增长85%。风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我国陆上低风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已将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下探到4.8米/秒左右,这不仅提高了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的经济价值,还极大提高了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风电装备国产化程度显著提升。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风电设备配套产业链,除风电变流器、主轴轴承外,风电全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其中,风电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国内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电机组。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产业化制造水平世界领先。目前,我国光伏电池制造环节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多晶铝背场”技术到“单晶PERC”技术的更新换代,量产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8%和20.8%;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HJT(异质结)、IBC(背电极接触)等新型晶体硅高效电池与组件技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N型电池的转换效率已基本超过PERC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产业化生产研究加速,研究机构多次创造钙钛矿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头部企业已加大布局和开发,并多次刷新产业化生产组件转换效率纪录。生产设备技术不断升级,基本实现国产化。我国光伏发电制造设备水平明显提升,除了电池片制造环节的小部分设备外,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生产装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光伏发电系统成套技术不断优化完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光伏发电系统技术不断优化,大量新技术被应用于光伏电站整体设计以及系统级优化。其中,光伏支架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跟踪支架、柔性支架等新技术在光伏电站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特别是支架跟踪系统依托其发电增益优势,近年来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占比稳步上升;采用1500伏光伏系统代替传统的1000伏系统,在同样装机容量下,更高的系统电压有效降低了设备和线路电损,提升了系统发电效率;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大数据、远程监控、先进通信技术等已在电站运行中使用。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逐渐形成。“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成功打破了多项材料及设备制造技术垄断,主泵、爆破阀、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关键设备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系统掌握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60万千瓦示范快堆工程进入安装阶段。

  小型反应堆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多种各具特色的小型堆技术正在进行工程示范准备,“玲龙一号”小堆示范工程启动建设,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初步设计全面完成。此外,乏燃料后处理及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取得一定进展,正在建设示范工程,有关后处理技术的各项科研试验正在进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油气工业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勘探开发理论不断突破,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成功,油气工程技术与装备水迈上新的台阶。

  石油采收率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一代油气地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特高含水精细水驱、二类聚驱和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低渗透、中深层稠油及海相碳酸盐岩油藏高效开发等核心技术,有力支撑了大庆、胜利等老油田提高采收率以及长庆等低渗油气田实现规模效益开发,支撑我国原油长期稳产。陆上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保持国际领先。超深井、深层勘探理论创新与技术实现突破,系统掌握世界先进的超深井钻井技术,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实现了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工具的自主研发,多口超深井迈上8500米新台阶,塔里木油田钻探能力可达10000米,陆上超深油气勘探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深水水下生产系统主要设施包括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等。此前,我国深水水下生产系统依赖进口,设备应用面临采办周期长、价格高、后期维保难等问题。随着我国南海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核心装备对于我国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战略意义。

  十年来,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理论创新与技术取得突破,支撑发现了鄂尔多斯庆城、新疆吉木萨尔等大型页岩油田;煤层气开发新兴产业初见成效,初步扭转了低产、经济效益差的局面;形成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与储层改造“工厂化”作业技术系列,建成涪陵、长宁-威远等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2020年页岩气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使我国成为北美之外首个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跨越,使我国成为全球累计试采天然气水合物产气量最多的国家。

  重大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目前炼油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0%,百万吨级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85%。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可控震源(EV56)、全数字地震仪(G3iHD)、地震处理解释软件(GeoEast 4.0)、测井交互精细融合处理平台(CIFLog3.0)、3000~12000米全系列电驱钻机、旋转导向钻井系统(CG STEER)和5000型电动压裂撬等重大技术装备,打破高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支撑我国石油装备制造和工程技术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油气长输管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驱压缩机组、燃驱压缩机组、大型球阀和高等级管线钢等核心装备和材料实现自主化,有力保障了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长输管线建设。千万吨级LNG项目、千万吨级炼油工程成套设备已实现自主化。天然气管道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持续推进,首次提出管道金属损失及裂纹缺陷电磁控阵检测原理和方法,研制首台1016毫米口径油气管道电磁控阵内检测器等。

  储气库建设技术不断创新优化。地下储气库强化库(群)集约化建设新模式,创新形成复杂断块油气藏新老井协同排液与注采建库技术,完成国内首个复杂连通老腔改建盐穴储气库工程建设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煤炭勘探开发及转化利用方面的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煤炭开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燃煤发电技术世界领先,煤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等多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型煤炭气化、液化、热解等煤炭深加工技术、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学品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煤炭清洁利用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煤炭开采技术及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系统攻关特厚煤层开采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出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实现年产1000万吨以上特厚煤层综采与综采放顶煤开采装备规模化应用;重介质选煤技术获得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成功自主研发世界首台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智能工作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至98.95%,比2012年提高约17个百分点,全国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13个,其中,采煤面477个,掘进面336个。已有29种煤矿机器人在370余处矿井现场应用。煤矿瓦斯治理、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

  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技术世界领先,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先进煤电机组超过860台,在全国煤电总装机中占比超过一半。同时,百万千瓦空冷发电机组、二次再热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等技术均世界领先必威,多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煤电机组相继投产,世界首台135万千瓦煤电机组投入运行。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参数最高、容量最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已完成72小时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火电机组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持续推进,煤电机组发电效率、资源利用水平、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代煤化工领域推动产品高端化、高值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技术日渐成熟。率先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程化技术,建成世界首套示范工程——鄂尔多斯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等一批煤炭深加工重大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和新疆准东、新疆哈密和山西晋北6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2021年,我国煤制油、煤(甲醇)制烯烃、煤制气、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931万吨/年、1672万吨/年、61.25亿立方米/年、675万吨/年。

  十年来,通过实施能源技术创新规划、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我国燃气轮机设计体系基本建立,效率进一步提升,重型燃气轮机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从E级到F级的新跨越。2014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重型燃气轮机R0110设计与研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我国首件自主化300兆瓦F级重型燃气轮机涡轮第一级静叶铸件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机热端核心部件上取得的重要突破;2019年,我国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原型机整机点火试验成功,顺利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2020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千瓦燃气轮机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2022年,我国国内首套F级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成功投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网的总体装备和运维水平处于国际前列,连续攻克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处于世界引领地位。依靠自主创新,我国攻克了特高压技术和装备难题,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运行着领先世界的特高压电网,掌握了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建成了世界上输电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远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深入推进柔性直流技术研究,世界首台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投运,研制成功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支撑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工程提前投产。

  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加速构建。我国已全面掌握国际领先的大电网仿真技术,构建起大电网仿真技术支撑体系,研发了适用于各级调度的大电网安全监测、预警与防御系统,实现了多级协调防御。建立大电网安全防御信息支持系统,解决了大电网协调建模和海量电力信息处理等难题。自主创新研发出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开发完成了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主流储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化学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加速;“互联网+”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

  储能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型储能应用技术不断突破。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性能显著提升,能量密度提高1倍,循环寿命提高2~3倍;液流电池方面基本能够实现关键材料、部件、单元系统和储能系统的国产化,正在建设百兆瓦级项目试验示范;铅碳电池取得较大进步,循环寿命达5000次,实现了兆瓦到数十兆瓦级应用。机械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方面开展了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研究,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每年可发电1.32亿千瓦时以上。此外,大型“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正加速推进,试验基地搭建了国内首座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首座3兆瓦钠离子电池示范电站等七种储能技术验证平台以及储能技术检测实验室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仿真验证实验室。

  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加速,产业朝着多元示范迈进。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加氢等装备进行了全面的攻关部署,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部件已实现自主可控,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在河北张家口已开展10兆瓦风电电解水制氢系统以及氢气综合利用系统示范。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能源各环节智能化加快升级。当前,围绕新能源开发、多能转换、先进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能源大数据、多能互补、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与增值服务等领域创新十分活跃。已有的成果表明,能源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创新创造的优势领域。比如,青海省经试点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实现省内67座电站进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40%以上,单个新能源电站年节约运营成本约30万元,有力推动新能源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3年,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集团化管控新模式,把省级综合能源公司需求和市场需求作为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的着力点,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外部合作,在规划设计、业务技术、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快锻造核心能力,服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优化集团化运作模式管理和服务能力再

  近日,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厂用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于明年6月全容量投产。该工程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和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是国内首个即将进入实质性运行的300兆瓦级

  储能电站在虚拟电厂的统一调度下释放电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数千个电必威、气、水采集计量点遍及大学校园,实时收集全校用能数据;“绿色国网”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节能提效建议……随着“双碳”进程加快、能源转型深入推进,传统电力系统正在向新型电力系统演进。近年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紧

  车棚顶、景观水池、屋顶阳台,光伏板随处可见,在港华能源国际精密广州增城低碳工厂园区(以下简称“低碳工厂”)内,分布在各处的光伏板成为了绝对亮点。夏秋之交的广州仍十分湿热,但绿电加持下的低碳工厂维持着恒定温度和湿度,清爽舒适。随着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传统工业园区的节能降碳需

  9月20日,华能碳资产公司与中通服建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智慧化储能、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以及“华云慧能”综合智慧能源平台等开展全面合作。【编者注】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2018年1月22日由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始创于1950年,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的通知。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的通知发改运行规〔2023〕12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物价局、财政厅(

  一、项目编号:ZXCG2023-11二、项目名称:十堰市郧阳区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服务三、中标(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洪山区欢乐大道9号正堂时代38、39层中标(成交)金额:7631(万元)服务类名称:十堰市郧阳区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服务范围:对郧阳区第一

  9月15日,华能江西清能公司与赣州市国投新能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赣州地区推进风电、光伏、能源新业态、综合能源服务等项目的开发及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4日,国家能源局针对关于大力发展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实现供热电能化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到,集中解决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建设。原文如下: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371号(工交邮电类463号)提案答

  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史晓雷国能宿州热电有限公司高建强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孙超奇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能源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成为发展大趋势,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能源生产消费国

  “双碳”目标,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随着用能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市场潜力持续向好,综合能源服务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我国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起步较晚,要进一步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可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供一

  12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威海市委书记闫剑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共同见证协议签署。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涛,威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强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平等自愿、互惠

  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作为河北唯一主打新能源特色的高职院校,致力于助推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靳保芳董事长在开工典礼致辞中指出,作为宁晋县第一所大学、河北省首家新能源领域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着眼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立足晶澳“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五环”专业发展格局。学院建成投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铜川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以市级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产业链条,推动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12月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在上海考察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集团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领导刘明胜、余波、曲波、张传江、陶云鹏参加会议。会议指出,习在上海考察及在长

  12月5日,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湖北电力)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湖北电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国网湖北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吴英姿,国家电投湖北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邹振宇共同见证下,国网湖北电力董事、党委副书记李新国,国家电投湖北电力党委委员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铁岭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升园区节能环保水平。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4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战略性新材料。加强战略性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制备研究,构建跨尺度、多维度、极端环境原位表征平台,提升前沿材料创新策

  当涉及到气候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时,最好的千瓦时是完全不消耗的那一千瓦时。因此,让现有的消费者更高效、更经济,识别多余的能耗,并在智能网络中提供能源管理数据就变得更加重要——浩亭技术集团正在通过合适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M17-小型化驱动器的未来标准尺寸?目前,尺寸为M23的圆形连接器服

  近日,中建环能“黄埔区永和北水质净化厂污泥低温干化项目”获得了2023年度污泥处理处置典型案例与《综合智慧能源优秀项目案例集(2023)》的优秀项目案例两项荣誉。根据《广州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及厂内技术改造工程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本工程污泥泥质分析,综合考虑污水厂实际污

  2023年11月30日,VPP能源创变计划-皖北区域专场在安徽省宿州市顺利召开,此次论坛以“虚拟电厂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价值”、“能源变革中城市高质量发展机遇”、“VPP保值增值发展路径”三大议题为切入点,共同探讨新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电力市场化发展中的城市的变革机遇。论坛参会人员包括相关政府部门领

  11月27日,以“生态农业,赋能未来”为主题的中荷农业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论坛上,由国家电投和中电联联合牵头发起的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与荷兰温室三角洲签署了现代设施农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搭建“综合智慧能源+现代设施农业”中荷国际合作与推广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2024年新疆电网优先购电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出,2024年新疆电网优先购电计划电量558.69亿千瓦时,其中:居民及公益性用户用电量170.82亿千瓦时;农业用电量155.56亿千瓦时;纺织服装工业企业和南疆四地州劳动密集型企业用电量76.34亿千瓦时;国网新

  近期,为进一步规范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提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效能,切实加强电力交易监管,保障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规范有序开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71号文件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开展三省一区2024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审查评估工作。东北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3年12月江苏电力市场月内连续挂牌交易公告,本交易以连续挂牌交易方式开展。预留安全校核时间后,在12月12日至28日每个未安排其他交易及未安排分月计划确认、优先成交电量上报、预计发电空间上报(12月发电企业月内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及2024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

  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长期从事配电系统与微电网技术研究,在配电系统结构优化、微电网控制系统与装备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

  11月24日,冀北电网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次工作会议,管委会全体委员参会并审议通过了《冀北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冀北电网2024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工作方案》两项议案。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磊作为管委会主任主持会议并讲线年是全面贯彻

  各市场主体:截至2023年11月30日,江苏电力市场主体共计117630家,其中发电企业1266家,售电公司184家,电力用户116180家(一类用户65家,二类用户116115家)。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共计108018家,其中发电企业211家,售电公司114家,电力用户107693家(一类用户65家,二类用户107628家)。本月市场主体

  12月1日,商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商丘市助力工业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的起止时间:2023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文件提出,保障中小微企业生产要素稳定供应。对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代理购电,电网企业通过优化购电方式

  截至11月30日,电力市场“电商化”零售商城在冀北电力交易中心平稳运行3个月,2400余家电力客户与售电公司完成签约并建立零售合作关系,占冀北地区入市电力客户的95%,完成交易电量近300亿千瓦时,标志着电力交易零售市场的高效性与活跃性进一步提升。该商城由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四川中

  为扎实推进广东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规范有序、高效灵活开展绿电零售市场交易,交易中心结合今年以来零售合同签订和市场主体反馈意见情况,组织完成了《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绿电交易合同(范本)》修编。编制情况说明提出,为提升市场主体绿电零售交易便捷度和灵活性,

  国网新疆电力充分发挥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聚焦疆内市场和外送市场,加大绿电外送力度、深挖绿电消费潜力、创新交易服务机制,推进绿电绿证交易——11月22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电力交易服务“体验官”活动。该公司在新疆天电达坂城风电场站内,组织新疆中油电能售电有限公司等售电企业与相关